功能定制
通用
输入法启动模式
主要是用来设定启动时是中文还是英文,默认是系统自动管理。你也可以选择静默列表功能,这样可以针对不同应用主动设置中文还是英文,比如开发者可将常用的 IDE 设置为静默,则切换到该应用时总是自动切换为英文。
另外你也可以固定输入法总是以中文模式或者英文模式启动。
自定义编码
是否启用自定义编码,该功能在其他输入法中可能也叫“用户词条”或“自定义词条”。 详见 自定义编码
点划引导
是否使用点划引导,这是一个落格输入法的特色功能,相见 点划引导
繁体模式
落格输入法 macOS 词库本身是简体库,但我们为你提供了基于 OpenCC 的繁简转换机制。
由于 OpenCC 本身算法特性,你输入词汇的话要比单字转换准确。
总之,繁体的标准也有不同,我们支持:
- 台湾正体;
- 香港繁体;
- 繁体出简;
- 普通繁体;
- 火星文;
- 台湾正体+常用词汇转换。
其中“台湾正体”为默认选项,这个转换模式只是单纯地将字词转换为繁体,并不进行特殊替换。
额外地,我们也为一些特殊的码表用户提供了一个反向的“繁体出简”,这个选项也包含在了“输简出繁”的类型当中,选中这个模式,则你输出的繁体字会被转换为简体。 火星文选项则是将你输入得转为火星文~
同时显示简体
开启的话在显示繁体的同时,候选栏也会显示对应的简体方便阅读分辨。
快捷时间日期
直接输入 sj rq xq 来快捷输入时间日期和星期。
超级简拼
直接输入声母组合来快速输入词汇和短语。
Shift 上屏次选
在有候选词的时候 Shift 可以用来直接上屏次选。如果你使用全拼,则此功能无效,Shift 功能为分词功能。
智能英文候选
在你输入了足以识别的字母数量之后,如果候选词不多,那么键盘会在候选词里加入英文单词候选,方便你在输入中文时快速输入一些英文单词。
智能 Emoji 候选
在你输入了特定的词汇时,键盘会在你的候选栏里为你推荐相关的 emoji 表情。
数字后自动英文符号
当输入了数字,此时输入标点符号会自动帮你转换成英文(半角)符号。
英文和数字后自动空格
在英文字母和数字后边自动空格。
(注意:与 iOS 处理机制不同,macOS 输入法并不处理所有符号,落格输入法只能在中文模式下输入的英文前自动添加空格; 由于 macOS 对旧 API 兼容很差,个别软件(比如 QT、Java 编写实现)中落格输入法可能无法获取光标周围的文字,此时本功能失效。)
Z 键重复上次上屏
按一下z,可以显示出你上次上屏的内容,不同于 #上次上屏,这个可以重复输入。
Z+全拼
开启此功能可能导致所有 z 开头的码都不能上屏,推荐“空格上屏”的用户开启。
所有使用码表输入的用户一定要注意:此功能会导致 z 开头的码都不能自动上屏!都不能!
此功能附带码表反查,不使用码表时无法反查,仅能查询到候选中与码表匹配的词条的编码。
Z+全拼 回车时 z 也上屏
此功能要求开启“Z+全拼”功能才可开启,开启后输入比如“zhello”按回车会上屏“zhello”,默认不开启,则上屏“hello”。
超大字符集
能让单字候选出现更多不常用字(俗称生僻字),该功能对纯码表模式无效,仅限全拼双拼。
强制使用 Qwerty 布局
一般来说你不需要开启这个功能,如果你并不使用 qwerty 布局键盘的话,你可能会想开启它来使用双拼。
符号自动嵌套
落格输入法会自动为直角引号和书名号成对可嵌套的符号进行嵌套, 比如连续输入两个左书名号,第二个就会变成单书名号。
模糊音
在此处勾选你可能需要使用的模糊音。
配置目录
你可在这里查看或更改输入法的用户配置目录,这里边包含了你自定义的以及输入法自带的一些配置和码表。
VoiceOver 旁白解释库
落格输入法默认提供“落格解释库”,它由 空山新雨 优化,每个字只取一个最常见且更准确的解释词,可让视障者提高输入效率。如果你想要和其他输入法一样的解释,请选择经典解释库。
VoiceOver 只解字不读词
默认来说,落格输入法在 VoiceOver 下会先读一遍完整的候选词再逐个解释每个字。如果你不习惯整句输入,也可以考虑跳过阅读整个候选的步骤,直接逐个解释单字以提高效率。
关闭 引导符 二三选
默认不勾选,如果勾选,则引导符不能快速上屏次选和三选。
全局输入法菜单快捷键
默认来说,你可以用 cmd + shift + = 快速打开“自定义编码”面板,也可以用 cmd + shift + f 来快速开关“输简出繁”功能。总之,如果这些快捷键与你常用的软件快捷键冲突,那么你可以选择关掉这两个快捷键。